就医,问诊一站式服务平台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点击了解详情

广州天使儿科 > 小儿发育行为科 > 自闭症 >

孩子不合群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19-11-20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孩子不合群一方面与天生性格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后天生活环境、教育有一定关联。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医生谈到:孩子不合群与天生性格存在一定关系,但多数还在于后天的影响。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
 
  一、孩子不爱说话,不爱交流,不合群,警惕自闭症。
 
  喜欢生活在自己的里,有的缄默不语,有的会说很少的词语,不能建立伙伴关系、与家里的人缺乏正常交往、宁愿孤独一人、不主动进行言语沟通等异常行为。
 
  二、父母过度关切
 
  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父母常过分注意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也常很少向人打招呼,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三、家庭氛围不良
 
  比如父母关系不和、争吵不断,或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亲子交流等。这样的家庭环境较易导致幼儿产生心理压抑。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与其他人交往,害怕遭到拒绝,长此以往较易形成自卑、孤僻、消较的内向性格。
 
  四、教育方式不正确
 
  不良的教育方式包括过分溺爱孩子,导致“有求必应”;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棒的,形成了“虚高”的自我评价;随意训斥、打骂孩子,给孩子的生活带来阴影。溺爱和“虚高”的自我评价较易使得形成过分的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倔强、适应能力差等不良品质或习惯,从而使孩子缺乏交往动机,直至不愿交往。“大棒政策”更加不能培养主动交往的孩子,相反很可能给孩子的交往造成终生障碍。
 
  五、交往环境单一
 
  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人身”,防止孩子被同龄伙伴欺负,就禁止孩子与其他同伴交往,导致交往的机会被剥夺。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缺少正常的交往环境,就会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会商量,不会谦让,不会主动争取朋友,从而直接影响孩子交往态度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此外,医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一般遇到孩子不合群,普遍家长都会觉得是一种简单的现象,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殊不知孩子不合群也是自闭的表现之一。所以,家长切不可给孩子下一时定论,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有不合群现象,家长就要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带孩子到专业儿科医院做检查、诊疗,以免给孩子身心带来更多伤害。
 
  家人缺乏正确认识 导致病情恶化
 
  医生表示,70%的儿童自闭症患者伴有智力低下,20%智力基本正常,5-10%智力超常。轻度自闭症有反复、咬唇、抠嘴、吸吮等动作;严重的会划伤自己的身体,自伤。重度自闭症会导致孩子出现癫痫。另外,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大的危害就是那些自闭症症状会伴随患者终生。
 
  然而,一些患者家人在认识上有着这样的误区:认为自闭症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是孩子性格上比较内向,不喜欢交流,但并不影响工作而已,可见家长没有对自闭症有足够重视,甚至放弃治疗,从而错过了治疗的好时间,直至严重危害爆发,导致自杀。
 
  显然,自闭症导致大部分患儿性格内向,但也具有自残、自身、自杀行为等迹象,多数悲剧的发生也多出于患者及家人对自闭症的错误认识。

上一篇:五大病因揭秘自闭症

下一篇:自闭症的病因有哪些

相关推荐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门诊时间: 8:30-18:00(无假日医院)

粤ICP备19022879号-56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粤(A)广(2020)第068号